Category Research
澳大利亚并购市场

 

引言:

地缘风险与资产重估

交织的交易环境

 

2024年,澳大利亚并购市场在全球宏观经济震荡、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以及本土经济坚韧复苏的三重背景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本文基于Grant Thornton发布的第十版《Dealtracker》报告,深入分析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18个月内澳洲并购(M&A)市场的主要走势,从交易活跃度、估值变化、行业结构、境外资本流向等角度,深入解析新周期下的投资逻辑,为投资者与企业决策者提供关键洞察。

 

01

 

整体交易趋势:

交易数量下滑,结构性转型加速

2024年澳大利亚并购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交易总量的持续下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18个月内,澳洲M&A交易总数仅为1,591笔,低于2023年的1,709笔与2022年的1,853笔,反映出疫情后复苏高点后的理性回调。

从季度动态看,市场呈现出”先扬后抑”的走势。2023年第三季度成为近期交易最活跃的时期,共完成299笔交易,占全年总量的19%。然而,这一数字仍比2022年同期下降10%。进入2024年,第四季度交易量下滑尤为明显,仅占全年交易的15%,同比减少14%,反映出政治不确定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生活成本危机、通胀压力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压力影响。

从交易规模分布看,中型企业仍是并购主战场。其中,交易额低于1亿澳元的占比达19%,虽较上期的32%明显下降,但仍是最主要的公开交易区间。值得注意的是,71%的交易未披露具体金额,表明中型市场交易仍具有较高私密性。。随着利率趋于稳定,买卖双方的估值分歧已大幅缩小,因此预计未来中型市场交易将持续增长。

澳大利亚并购
澳大利亚并购

 

02

 

投资管理机构活跃度提升,

IT行业持续获青睐

 

值得关注的是,在整体下滑趋势中,投资管理机构(IM)的活动逆势增长,成为市场亮点。本期IM参与的交易达158笔,较上期的85笔几乎翻倍,占比从5%提升至10%。这反映了私募股权基金在经历2022年和2023年的谨慎观望后,正积极部署过去几年积累的大量待投资资本,并开始抓住估值调整带来的机会。

 

企业并购与投资交易
企业并购与投资交易

从投资主体看,投资管理机构(IM)与战略买家的行业偏好差异明显。企业买家仍集中投资工业板块(占其交易的32%),而IM则大幅加码IT行业,占其交易总量的35%(56笔),较上期(21笔)增长167%。”企业软件和AI相关公司是IM最关注的标的。许多IM在成功退出投资后,持续寻找具备质量增长潜力的机会。

澳洲投资交易
Allfin澳财

 

03

估值温和回升,

中小企业倍数抬升显著

2024年澳大利亚并购市场的估值水平整体回升,中位EV/EBITDA倍数从8.0倍升至8.3倍,并超过过去十年平均水平(8.1倍) 。这种回升主要由消费、医疗健康和材料行业推动,而工业和IT等关键行业的倍数有所下降。

行业间估值差异极为显著。金融服务(11.7x)、IT(11.4x)与医疗健康(10.1x)继续占据高位,而电信(4.5x)、原材料(6.5x)及工业(7.0x)估值仍处低位。这种分化反映了市场对成长性的定价,金融、IT、医疗等高成长行业获得了投资者的高溢价认可,并出现多起高估值交易案,例如,软件服务商Damstra以19.9 x EV/EBITDA估值出售;非手术类医美连锁品牌Silk Laser也以10.0x EV/EBITDA被收购。可选消费和日常消费领域虽交易数量有限,但估值上行明显。材料、工业与电信等“传统行业”估值则偏低,表明市场对其盈利能力与成长性的保守预期。

各行业估值
Allfin澳财

从企业规模维度看,估值与规模正相关的趋势依然存在。营收在5000万至1亿澳元区间的企业估值倍数最高 (10.0 x) ,明显高于小型企业 (7.0 x) 和超大型企业 (9.4 x)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 (SME)估值普遍高于历史均值,尤其在营收区间为2000万至1亿澳元的企业中,中位倍数升至7.7–10.0 x,反映出市场对优质中小标的的激烈争夺。

企业规模估值
企业规模估值

上市公司估值也呈现类似趋势。截至2024年底,ASX所有上市公司中位EV/EBITDA倍数为8.7倍,略高于2023年中的8.6倍。澳大利亚股票市场整体已出现复苏,指数值持续上升。IT板块继续以23.5倍高居榜首,远超其16.3倍的长期均值;而能源板块仅4.4倍,处于历史低位。

 

04

行业交易结构分化,

科技与工业为双引擎

澳洲并购市场的行业构成日趋分化,工业(31%)与IT(22%)继续主导交易数量。其中,工业行业虽交易量略降(524笔降至497笔),但始终是交易量最大的板块。IT板块维持第二位置,展现出投资人对AI、SaaS、数据驱动型资产的持续热情。

S&P / ASX 200
S&P / ASX 200
并购交易
并购交易

消费板块出现剧烈分化。受通胀和生活成本上升影响,非必需消费品交易量从2023年的256笔腰斩至2024年的112笔。而日常消费品则从119笔微增至123笔。”

医疗健康领域继续保持稳健表现(140笔,+11%),行业整合持续推进,尤其是医疗服务和联合健康板块。金融服务也增长7%至171笔,财富管理领域的整合是主要驱动力。

原材料行业虽然交易量下降至87笔,但包含多笔巨型交易,如美国矿业公司纽蒙特(Newmont)以262亿澳元收购澳洲矿业巨头Newcrest Mining。

05

澳洲跨境并购升温:

国际资本重估澳洲资产

尽管全球经济动荡,但澳大利亚市场凭借澳元汇率走低与稳定的政治环境稳定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进场。2024年澳洲跨境并购交易占比达36%,高于前一年的31%,逆转了此前下滑趋势。这一现象与全球跨境投资整体放缓形成鲜明对比,凸显澳洲资产的”避风港”属性。

跨境交易
跨境交易

从地域分布看,北美投资者继续主导跨境交易,占全部境外收购的43%(245笔),欧洲买家紧随其后占37%(211笔)。亚太地区资本活跃度上升明显,从70笔增至96笔,占比达17%。

跨境交易呈现明显的规模溢价特征。数据显示,国际买家收购标的的中位估值达5.546亿澳元,是本地交易的6倍(8,700万澳元);估值倍数同样存在显著差距——跨境交易中位EV/EBITDA为9.9倍,而本地交易仅7.5倍。这种溢价反映了国际资本对澳洲优质资产的强烈需求。

跨境交易估值
跨境交易估值

在行业偏好上,信息技术成为跨境资本最青睐的领域,占美加买家交易的33%。欧洲投资者则更关注工业制造(占其交易的36%),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亚太资本呈现多元化布局,在金融(14%)、原材料(9%)等行业均有涉足。

跨境收购
跨境收购

 

结语:

2025年展望——

谨慎乐观中把握结构性机会

 

2024年的澳洲并购市场整体呈现 “交易量回调+结构改善” 的特征。展望2025年,尽管宏观环境复杂、IPO活动持续低迷,但以下几方面构成支撑:

 

行业机会将呈现结构化特征。高成长行业(如IT、医疗)持续吸引高估值,AI应用、数字医疗等细分领域尤其受关注。工业领域的绿色转型(如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也将吸引投资。消费板块可能出现两极分化,必需品和折扣零售相对稳健,而高端消费则面临压力。

 

跨境投资方面,尽管监管审查趋严,澳洲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将继续吸引北美和亚洲资本。

 

因此,在通胀压力逐步缓解、利率水平接近峰值的宏观环境下,预计澳洲并购市场将呈现温和回暖态势。尽管市场中仍存在充裕的待投资资本,尤其是投资管理机构(IM)仍手握大量可部署资金,但整体交易节奏仍将保持审慎。企业与投资者应更聚焦于具备“高成长性与强抗周期能力” 的优质标的,并提前布局潜在的估值修复窗口,以在市场企稳回升时抢占先机。

作者:Marcia

编辑:Katherine

 

免责声明:博满集团(Boman Group Pty Ltd, ACN 624 683 325)子公司博满资本(BMYG Capital Pty Ltd, ACN 609 379 044) 是澳大利亚金融执照持有人(AFSL:505332),基金投资经理博满资管(Boman Asset Management Pty Ltd,ACN 133 561 887)是博满资本的授权代表(AFS No. 1275633)。基金产品仅接受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司法》所指),不接受零售投资者。对于本文件中包含的任何信息、观点和结论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博满集团不作任何陈述或保证。任何前瞻性陈述并非对未来业绩的保证或陈述,切勿过分依赖。基金为风险投资,请详细阅读基金投资备忘录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投资者有失去本金投资的风险。本文件中所含信息仅为一般信息,不构成财务、税务或法律咨询意见或预测,未考虑个人目的、财务状况或个人需求。在按照本文所含信息采取行动或进行任何申购或持有金融产品决策前,您应基于个人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个人需求考虑本文所含信息的适用性。更多基金产品详情请参阅基金投资备忘录,最终解释权归博满集团所有。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

top